钢结构建筑是指将型钢和钢构件通过在现场用焊接、铆钉或螺栓等连接成为建筑主体结构,以各种轻质建材作为围护体系的建筑。现代木结构建筑是指把木材在工厂预先进行防腐、防火、防蛀、提高强度等现代工艺处理后,制作成为规格材、木基板材、工程木等木构件制品,再用金属连接件在现场连接组合成为建筑主体结构,以木材或者各种轻质建材作为围护体系的建筑。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,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,对节约资源能源、减少污染和碳排放、提高建筑抗震性能、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和林产业发展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、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
(一)钢结构建筑具备的优势
1.节材环保。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,钢结构柱截面小,墙体厚度减薄,可增加使用面积5%~8%,相应提高土地利用率。钢结构建筑及部品可实现工厂制作、现场进行装配,现场湿作业少,施工噪声小,污染物和碳排放低,有利于城市的环境治理和环保,可有效减少建筑垃圾排放。
2.建设速度快。作为工厂化生产、现场装配施工的系统集成建筑,钢结构建筑施工周期短,投资回报早,资金利用率高,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。
3.抗震性能好。钢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延性,在地震作用下钢结构不仅能减弱破坏能量,而且具有抵抗强震的变形能力。钢结构建筑自重轻,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,两类结构的自重比例为1∶3,全部重力荷载比例约为1∶2。特别是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的钢结构,可有效抵御风雪和地震等自然灾害。
4.材料可回收循环利用。钢结构可实现藏钢于建筑、进行资源储备的目标,钢结构建筑的型材回收率比钢筋混凝土的材料回收率要高30%~50%,且简单易行。研究数据显示,桥梁钢结构废钢回收率可达98%以上,公共建筑和住宅的废钢回收率在90%~95%。
5.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钢结构建筑的推广,可以带动配套的绿色建筑产业链企业发展,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。在拉动钢铁市场消费的同时,推动建筑板材、门窗、建材、部品等产业的转型升级,实现产业链企业紧密协作、共同发展。
6.培育形成新的产业工人队伍。推广钢结构建筑,构配件在工厂中加工和生产,将原来现场作业的劳务人员通过岗位技能培训,培养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。满足新一代农民工进城后就业需求,有利于解决社会就业,促进社会稳定。
7.有效化解钢铁过剩产能。在房屋建筑、公路、铁路和城市市政桥梁领域推广钢结构,对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矛盾、实现市场有效消费将产生重要影响。
版权所有:沈阳建伟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声明:所有资讯均受著作权保护,未经许可不得使用,不得转载、摘编。
备案号:辽ICP备11020440号-1
浏览次数:1435次
技术支持:资海科技集团
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669号